2023年1月12日,自治区政府以“1号文件”印发出台《关于支持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我市迅速响应、立即出台“一份实施方案抓落实、一套分工方案夯责任,一本任务台账促提升,一个调度专班强推进”四个一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自治区支持战略在我市落地落实。结合近期调度情况,全市在“拓空间、强产业、促创新、扩开放、增福祉”等方面成效显著,首府“首位度”不断提升。 一是拓展城市空间承载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强首府”工程,不断增强城区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拓展发展新空间,有力带动首府加快发展、高端发展。一方面,畅通空间连接通道,不断优化“一主一副”、“一核两翼”城市空间布局,构建“一横、两纵、四环、三枢纽”城市立体交通布局,新建续建市政道路21条,打通城区“断头路”7条,完成主次干道街面整治7条,改造背街小巷108条。加快城市高架快速路网建设,巴彦淖尔高架路北段工程、东客站北广场站前高架桥工程已全部完工。强力推动大唐托电等热源入呼工程,大唐托电长输供热管网工程、金山电厂二期长输供热管网工程已分别完成管网64、20公里。另一方面,强化用地保障。建立“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在自治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呼和浩特市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倾斜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对区市两级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实行应保尽保,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计划指标的依据,切实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目前,全市供应建设用地269宗,面积1344公顷,已完成建设用地审批报件57个,批准建设用地378公顷,保障了强首府工程用地需求。 二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大力推进“世界乳都”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已获科技部批复建设,自治区5亿元专项支持资金、市本级3亿元资金已拨付;创建内蒙古农业大学乳业学院,市人民政府、内蒙古农业大学和伊利集团三方已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积极引进乳业上下游全链条头部企业,天津嘉立荷牧业在呼市已经落地开工两个牧场;世界奶业大会于8月4日至7日已在我市成功举办,世界著名乳业企业、专家学者参会,共商共议国际合作,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内蒙古中环产业城,加大对金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已为金桥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争取自治区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同时,设立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自治区政府已发文批准设立航天经济开发区,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已批复航天开发区规划面积40.14平方公里,切实保障项目落地。 三是强化创新驱动支撑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赋能,提升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发挥创新平台引领作用。高标准打造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林格尔新区管理委员会支持内蒙古云谷数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性文件;积极推进人才创新谷、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等平台载体建设。另一方面,发挥高层次人才团队领军作用。研究制定《呼和浩特市促进高校院所协同创新若干措施》,引进高层次人才112名,完成大学生留呼17477人,引进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4名优秀干部到我市任职,为市直单位面向全国“双一流”高校定向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14名。 四是坚持开放带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畅通和拓宽“渠道”,做深做实开放合作平台。一方面,做大对外开放平台。充分发挥中蒙博览会永久会址平台效应,申请创办国家向北开放经贸洽谈会。积极征求相关地区、部门意见建议,汇总中蒙博览会期间呼和浩特市组织的招商推介、经贸洽谈、商务考察、恳谈对接等经贸交流活动,已研究制定《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呼和浩特工作方案》,上报市政府办公室。推进中欧班列提质扩容,今年运行中欧班列13列,搭载标箱1320个,货值达3800万美元。另一方面,出台鼓励支持办法。对总部企业在用房、融资、纳税、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等方面予以支持,修订完善《呼和浩特市促进总部经济奖励办法(试行)》,积极推动自治区商务厅、财政厅出台在呼设立总部支持政策,现已签约龙多多、幸福号入驻总部经济大厦,国电投总部、协鑫集团区域总部等已落地我市。 五是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方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软件、硬件”齐发力,新建赛罕区乌兰小学、呼市第三十九中学分校,高质量打造“校长、教师、教研员”三支队伍。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市已完成新建、改扩建托育机构15家,新增托位847个。支持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双高校”建设。推进中职园区一期主体完工。夯实“双减”成效,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全力办好有温度、高质量、人民满意的教育。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健康首府建设。在城东推动建设北京友谊医院(内蒙古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在城西推动建设内蒙古医科大学敕勒川中蒙医院,市第一医院创建成为三甲医院。统筹区、市两级医疗力量,建立应急响应应援机制,现已组建应急救援队11支,后备救援队4支,应急专家队1支,切实保障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