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航空运输正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高端生产要素、提升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依托航空运输业兴起的空港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发展空港经济对于挖掘内需增长潜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民航业发展、优化经济发展格局、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区民航业得到较快发展,航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空运输网络不断完善,航线运营模式更加合理,航空运输能力显著提高,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优化经济结构、带动产业发展、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机场航空资源发展空港经济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为充分发挥空港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临空经济区成为我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入发展的重要平台,现就发展空港经济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充分把握国家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促进我区与“一带一路”战略有效对接。在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前提下,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作用,通过发展空港经济,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将空港经济打造成为带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集群发展。把丰富产业门类、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配套作为推动地区空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构建和完善规模化现代产业体系,发挥集群综合效应。
——创新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合作创新和理念创新,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空港经济发展体系和模式,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创新高地
——高端发展。坚持高端定位和高端特色化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集聚各类高端要素,大力培育发展具有临空指向特点的高端科技、高端制造、高端文化和高端服务,形成以高端产业为特征的空港经济。
——统筹发展。发展空港经济要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与区域发展战略进行统筹规划、统筹协调、统筹推进,整合各类发展资源,推动区域联合开发,实现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协调推进。
(三)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逐步增强机场客运功能,大幅提升货运功能,依托区内枢纽机场和骨干机场开展临空经济区规划、申报和建设工作,空港、产业、城市互动发展效应显现,空港经济对经济社会的辐射作用和支撑力度初见成效;“十四五”期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快速增长,空港经济与口岸经济、陆港经济有效融合、明显集聚,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提升、支撑力度显著增强。争取“十四五”末建成2至3个临空经济区、1个临空经济示范区,形成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全国的地区对外开放高地。
二、加快构建国际航空枢纽
(四)完善航空运输网络体系。拓展优化航线网络,建立和完善枢纽网络、国际航线、国内干线、区域支线、通勤通用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体系。完善国内航线网络,不断提高与国内枢纽机场、支线机场和通勤通用机场的通达性,积极发展联程联运。鼓励和引导相关航空企业进驻我区,积极发展基地航空公司和通用航空公司。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以连通俄罗斯、蒙古国枢纽机场为重点,优化中转流程,开辟通往欧洲的远程国际航线和航班,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国际中转航线网络格局,努力打造联系全球的空中通道。根据各机场资源条件,支持发展低成本航空业务、设立航空口岸开展国际航线业务。积极支持发展全货机航班,发展跨境电商航空货运,扩大货运服务网络,打造地区航空货运和快件集散网络中心。
(五)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根据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布局原则,认真开展集疏运网络规划研究,推进机场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改善机场集疏运条件,形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积极推动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引入机场。合理规划建设机场范围内的长途客运、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和出租汽车等站点。构建枢纽机场与临空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交通体系,建设形成大运量、高效率通道网络,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互动发展的格局,为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奠定基础。
(六)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推动陆空联运体系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快发展公路、铁路、航空多式联运,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形成高效衔接、互动发展的联运格局。推进“一单制”的全程无缝运输服务,提升货物中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进多式联运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多式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围绕重点枢纽机场,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集疏便捷的综合性场站和设施,提高转运综合服务能力。积极申请设立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实现进出口物流货物高效运转。
三、打造高端临空产业体系
(七)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以打造高端制造产业为目标,大力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鼓励航空航材、航天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精密机械及零配件、高端特色农牧产品等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立足我区制造业现有基础,依托空港经济开放和聚集优势,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创意、品牌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助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积极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将临空经济区打造成“高端+智能”的制造业基地,提升我区制造业水平。
(八)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航空物流业发展,构筑现代化空港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特色产品物流、航空快递物流、国际中转物流、航空保税物流业务,提高航空物流配套服务水平,推动航空物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