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两步走”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新形势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本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到2025年,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全面建成,科技成果的扩散、流动、共享、应用更加顺畅。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施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一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类创新主体积极行动,201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407亿元,同比增长15.97%;2017年1月份至8月份,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318.4亿元,同比增长14.4%。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30多个地方出台了近60项配套法规与政策。地方科技成果转化也呈现迅猛推进的良好局面。各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社会民生领域转化应用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国培育了453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6年促成技术转移项目超过13万项;2016年,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为1337家,纳入统计的众创空间4298家、孵化器3255家,全年服务创业企业近4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00万人。
此外,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正在加快形成。据悉,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出资38.3亿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成立9只子基金,总规模达173.5亿元。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高度密集期,颠覆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发达国家纷纷从法律、金融、公共服务等方面完善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与政策安排,注重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日前,国务院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两步走”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新形势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本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到2025年,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全面建成,科技成果的扩散、流动、共享、应用更加顺畅。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施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一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类创新主体积极行动,201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407亿元,同比增长15.97%;2017年1月份至8月份,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318.4亿元,同比增长14.4%。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30多个地方出台了近60项配套法规与政策。地方科技成果转化也呈现迅猛推进的良好局面。各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社会民生领域转化应用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国培育了453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6年促成技术转移项目超过13万项;2016年,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为1337家,纳入统计的众创空间4298家、孵化器3255家,全年服务创业企业近4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00万人。
此外,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正在加快形成。据悉,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出资38.3亿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成立9只子基金,总规模达173.5亿元。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高度密集期,颠覆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发达国家纷纷从法律、金融、公共服务等方面完善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与政策安排,注重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