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治区赋予首府“能源总部基地、光伏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基地、氢能技术研发基地”的发展定位,我市坚持以“双碳”目标倒逼产业转型、以能源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结构转型、以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推进新能源产业提速、扩量、成链,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全链条产业集群。以风光氢储4条产业链为重点,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目前,火电装机1236万千瓦、风电装机306万千瓦、光伏装机166万千瓦、抽水蓄能装机120万千瓦、生物质装机3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25.78%。呼和浩特市一手抓新能源开发,一手抓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思路,呼和浩特市紧盯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全力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集群。风电装备产业已形成年产300万千瓦整机、8000套小型风力发电机组、3.5万吨塔筒、1万套高低压配电柜、变压器及预装式变电站等输配变电产品的生产能力,光伏装备产业现有项目建成后装机容量将达到243万千瓦,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初具规模。近两年来,全市引进多家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阿特斯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合盛碳化硅、大明光福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双杰电气新能源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国纳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开工。目前,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正在推进实施94个项目,总投资1831.68亿元。6月12日,内蒙古双杰塞都电气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投运仪式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该项目多项产品填补了自治区配电领域和新能源产业链的空白,为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条提供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