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区:“诚信+法治” 全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 2024-08-12 10:02:58 | 来源: 新赛罕V | 专栏: 司法诚信

司法公信力是保障社会公正的基石。赛罕区贯彻自治区诚信建设要求,采用“诚信+法治”模式,强化司法公信建设。通过优化服务、创新形式、整治失信行为等行动,扎实推进全区公共法律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程见行见效。
“诚信+法治”构建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司法公信建设对于加强诚信建设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赛罕区自2019年以来,已投入41万余元用于打造覆盖全区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包括1个服务中心、12个工作站、211个工作室,实现了全区全覆盖。截至目前,赛罕区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实体平台共解答法律咨询1365人次,调解各类纠纷156件,有效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法律服务的需求。为保证服务质量,赛罕区实行闭环管理,从服务受理到服务评价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对于群众不满意的服务事项进行跟踪检查、整改反馈,推动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改善群众服务体验。同时,梳理汇总群众高频需求和热点问题,以民意需求引导服务供给。
“诚信+法治”提供均等普惠公共法律服务
赛罕区积极引入智能化服务设备“互联网无人律所”,配备超5万名在线律师,提供全天候、快速响应的法律服务。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获得一站式服务,涵盖公共法律服务指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多个方面。同时,建立了律师人才库,引入律师团队参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深入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和普法活动。
赛罕区还注重法律援助的标准化建设,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包括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和联络点,进一步健全了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监管机制,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高效运行。此外,还加大了法律援助范围,特别是关注农民工、老年人和军人军属等群体的法律需求。
“诚信+法治”打造精准普法的社会治理法治化体系
赛罕区不断深化“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通过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平台,不断提高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晓率、认可度和满意度,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2024年,赛罕区已开展160余次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并推行开展“法律明白人”推选工作,在全区211个行政村中培育出162名“法律明白人”。通过各种主题宣传活动和讲座,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诚信+法治”发挥人民调解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赛罕区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三级调解机制,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53个人民调解组织和730名调解员,其中包括31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在村(居)一级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针对复杂纠纷,采取集体听证或邀请村“两委”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调解。同时,赛罕区创新人民调解组织形式,积极推动品牌调解室建设,区司法局在全区重点打造5家品牌调解工作室,调解效果显著。2024年上半年,赛罕区调解成功的案件达到1523件,成功率高达97.9%,有效解决了基层矛盾纠纷。
“诚信+法治”全力开展重点领域案件执法司法工作
赛罕区针对涉金融、涉企业、涉民生等重点领域加强执行流程监管,捍卫司法权威。自“雷霆执行•2024”专项执行行动启动以来,共拘传56人,拘留3人,执行完毕案件34件,达成和解70件,执行到位标的金额达1072.3万元。此外,赛罕区公安分局环食药侦部门还打击了一系列破坏自然资源和知识产权的犯罪活动,2024年共立案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涉案金额超100万元。
未来,赛罕区将盯紧诚信建设工程任务清单,聚焦诚信建设核心任务,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强化司法监督,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持续提供优质高效的政策供给和法律服务,为赛罕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